《東方見聞錄》又稱「世界的記述」,是馬可・波羅在其筆下周遊亞洲各國的遊記。因在書中稱日本為「黃金之國吉龐」向歐洲介紹而廣為流傳。據說「吉龐」源自文中「日本國」的發音。但實際上馬可・波羅似乎從未到過日本,只是將在中國聽到的傳聞收錄至書中。
《東方見聞錄》中寫到
「吉龐是漂浮於契丹(中國古稱)東方海上約1500英里的島國,黃金的產量相當龐大,宮殿及民宅都是用黃金打造而成,滿溢財寶。另外,吉龐的人們崇拜偶像、眉清目秀、舉止文雅,但有吃人肉的習慣。」
其中「黃金的產量相當龐大」指的是傳聞中奧州的金礦產地,「宮殿及民宅都是用黃金打造而成」則是源自「中尊寺金色堂」的傳說。金色堂的宮殿屋頂以黃金打造而成,宮殿內的通道、地板,甚至是窗戶,都鋪滿了黃金等,內容十分引人入勝。
而關於恐怖的「吃人肉的習慣」傳聞,《東方見聞錄》文中寫到:「吉龐的島民抓到外國人時,會以金錢作為釋放的交換條件。如果拿不到相應的金錢,就會將俘虜宰殺來吃,而且還會邀請親朋好友一同享用。他們認為人肉勝過其他的肉,味道極佳」,想當然這也只是當時的謠傳而已。
馬可・波羅的《東方見聞錄》一經發行便帶來了極大的迴響,以哥倫布為首,許多的航海家都將日本當成目標。
哥倫布認為地球是個球體,只要直直朝向西方前進就會到達東方,便擬定了向西航行至亞洲的計畫。但因為哥倫布所想像的地球大小,遠比實際上還要更小,雖然他確信只要朝向西方航行絕對會到達東方,最終卻沒有到達目的地就結束了旅程。
其實除了《東方見聞錄》以外,古希臘及羅馬時代也都流傳著東洋有黃金之國的傳說。但將黃金傳說實際撰寫下來的只有《東方見聞錄》。